11月5日23点40分,负责运输南宁师范大学武鸣学院演职人员的大巴司机杨师傅,完成了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学青会)开幕式最后一班的交通运输保障任务,至此,学青会开幕式交通运输服务保障工作圆满完成。此次开幕式共涉及37个大巴远端集结点及1个近端落客点,出动400余辆大巴交通保障车辆,为演职人员、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技术官员、注册媒体、政府代表、教师代表等六类群体共计16000余人提供交通服务保障。自10月8日学青会田径项目测试赛在南宁正式开赛以来,南宁市执委会交通保障部大巴保障组始终立足“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按照“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全面完成学青会各项交通保障工作。
一、实地勘验,全面预判评估开幕式前各类隐患
11月5日下午4点,一省份运动代表队到达南宁东站,计划参加运动员方阵代表,但此时,运动员方阵代表已在青运村集结,南宁市执委会交通保障部大巴保障组调度员积极协调、紧急联系备用车辆桂AN6809,直接前往南宁东站,将运动代表队接到广西体育中心参加开幕式,最大限度地为运动员们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据桂AN6809司机称,在学青会开赛前,南宁市执委会交通保障部已针对学青会比赛场馆、交通枢纽、酒店等各条通行线路进行全方位考量研判,对沿线交通概况、交通安全隐患等情况和可能发生的风险隐患等问题进行全面预判评估,并要求每个参与运输保障任务的大巴司机反复进行实地勘验,熟悉并掌握《驾驶员(随车人员)服务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工作手册》内容,完成相关教育培训才能正式上岗、接收运输保障任务。因此他对南宁东站至广西体育中心的这条线路十分熟悉,为学青会的交通保障工作做好了充足准备。
二、使命必达,紧急调度车辆完成运输保障任务
近年来,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多和网约车、顺风车等交通新业态的兴起,叠加高铁动车的日益普及,南宁市在营的大巴数量也是逐年下降。学青会开幕式当天,南宁市执委会交通保障部大巴保障组需完成参加开幕式及11个比赛项目的赛时交通保障等各类人员约16000人次的运输保障任务。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南宁市现有储备运力不足,南宁市执委会交通保障部大巴保障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紧急从柳州、来宾、钦州等地调来70余辆大巴及70名驾驶员补充运力,顺利完成了开幕式当天的运输保障任务。
三、一体化作战、精准动态监测确保运力高效调度
为满足体育馆及各比赛场馆现场保障的动态用车需求,为确保交通保障“需求、计划、调度、指挥”四大模块一体贯通,学青会一体化交通指挥调度中心构建了由信息服务部收集并确认交通保障需求,交通保障部组织运输企业根据需求制定运输计划,并及时将需求信息变化传递至现场保障组;现场保障组则督促运输企业、驾驶员执行运输计划,将发车信息及时传递至指挥调度中心,由指挥调度中心统筹指挥调度工作,实现对学青会全部交通保障车辆的实时动态监控、统一管理、统一调度。通过这些精准的实时车辆监测数据以及运力数据,实现对车辆运力的快速高效调度。
此外,通过测试赛、全要素演练,南宁市执委会交通保障部对用车信息收集、制定运输计划、运力配置调度、运动员集结发车、应急情况处置等环节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测试。同时,多次开展复盘分析,查缺补漏,进一步提升交通保障能力。
下一步,学青会南宁市执委会交通保障部将继续督促各相关企业和驾驶员强化管理培训、增强服务意识、优化运力配置,确保赛事运动员、技术官员等保障群体的通勤离返、应急备用、个性出行等运输处于安全高效状态,全力护航学青会顺利进行。